当前位置:民间艺术 >> 民间文学

民间文学

汝水说曲

发布日期:2016/12/23 9:38:56 访问次数:713

  今年闹春的一天,陪同著名戏剧理论家马紫晨老先生到汝水采风。未及岸边,就随风飘来了悠扬的小曲:“家住河南老汝州,有一条汝水千古流。流出的曲子地道货,悦耳动听贯九州。”

   马老动情地指着汝水说:“这里便是河南曲剧的滥觞!”

   曲声醉人。醉眼蒙眬中,有一条河流从古老的《诗经》中流来,有着母亲的慈爱以及美女的容颜。那个在岸边一边砍柴一边吟唱《汝坟》的“无名氏”女子,袅袅婷婷地向我飘来。天蓝蓝,水蓝蓝,浪花追逐着浪花,奏出了绝妙悦耳的音乐;波浪拍击着河底的鹅卵石,发出了动听美妙的琴音,利斧砍柴有节奏的声响不时有板有眼地传来……这一切激活了“无名氏”女子的音乐细胞,她诗兴大发,不禁抒怀高歌:“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未见君子,惄如调饥……”

   这最早吟唱于汝水岸边的民歌旋律,难道不正是诞生于汝州的河南曲剧的酵母吗?水流九派有源头,曲唱千里有出处。是的,河南曲剧优美的旋律穿透了4000多年前的历史时光,汲取秉承了《汝坟》旋律的精华,涅槃出了河南曲剧一个年轻的地方大剧种,这就是文化薪火相传的魅力!

看着沉浸在史河中的我,马老打开了话匣子:河南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曲,它的历史虽短,但它的曲调、曲牌和音乐却源远流长。它主要直接吸收继承了宋“鼓子词”中“杂牌小调”的唱法,并由它构成高跷曲的声腔主体。元曲中的散曲属于诗歌的艺术,因常供清唱,故有清歌、清曲之称,它对高跷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自从那种综合了很多宫调演变成杂剧之后,在中原地区又兴起了一种人人爱唱、爱听的新民歌,即中原俗曲。明清以来在中原民间广为传唱的中原俗曲,就是由元散曲中的北曲衍变而来的。河南曲剧由“大曲”(牌)和“小令”(调)两部分构成,前者格律严谨,后者曲式灵活,曲体可塑性和可变性从来都是随内容而幻化,随时间而发展。《诗经》把它列入“风”,自然是抓住了它的特质……

   

   听着马老的述说,我想:水有源,树有根,曲有头,河南曲剧的声腔躯体里汩汩流淌着中原民歌的血脉。无独有偶,由中原俗曲演变而来的高跷曲,又由喝着汝河水长大的汝州高跷曲艺人率先搬上舞台,从而石破天惊般地诞生了一个充满强大生命力的地方大剧种。对此,1983年出版的《中国大百科全书·戏曲曲艺卷》写道:河南曲剧是“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,于1926年经临汝县(今汝州市)农民‘同乐社’搬上舞台,发展成为戏剧剧种的”。从4000多年前那个被汝水沐浴得光彩照人的“无名氏”女子吟唱《汝坟》,到20世纪20年代由喝着汝河水长大的汝州艺人朱万明等人,把高跷曲搬上舞台诞生了河南曲剧,这难道只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巧合吗?

   春燕的呢喃声中,耳畔缥缥缈缈地响起了浸润肺腑的曲剧《十八板连奏》,那是汝州人、河南人、中国人——所有喜欢曲剧的人耳熟能详的旋律!“曲子圣人”朱万明改造的《十八板连奏》增添了《状元过街》、《过街俏》等曲牌,比原曲更欢快活泼,妙趣横生,引人入胜,全国大型音乐团体大都把它作为保留节目。1957年,武汉艺术剧院出国时曾演奏该曲,受到欧洲国家的喜爱和欢迎。鉴于朱万明先生的特殊贡献,在1956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大会上,他和常香玉、陈素真、朱六来被同时授予荣誉奖,时任文化部长田汉亲自为他颁奖。

朱万明其实是一个地道的农民。自幼酷爱曲子的他,在演出实践中将鼓子曲中的一些曲牌,略去过长的拖腔,变悠扬低沉的调子为欢快跳跃的小调,并把从各地掌握的不少民歌小调,融会吸收到曲剧的唱腔中。经他改革与创作的扬调、剪剪花、满舟、汉江、哭书韵、慢舵等新曲牌,删去了唱腔中的部分空腔,提高了乐调,唱起来铿锵有力、欢快高昂,受到了观众的喜欢。

汝水流韵,曲剧醉人。缓步汝水岸边,惠风中传来了“书韵”悠扬的旋律。汝州是“曲子窝”,人人唱“路戏”、个个哼“小曲”。马老驻步闭目静听,不禁喃喃自语:“‘此曲只应天上有,人间哪得几回闻’真乃天歌仙曲,妙不可言……”望着沉入音乐王国的马老,我在品嚼着“书韵”曲牌诞生的故事。民国十年(1921年)春节,朱万明听山东琴书时对其中一个曲牌非常喜爱,想把它引进到高跷曲里。经过多日苦苦思索总是找不到灵感。一日黎明,隔壁一个私塾先生背书,声情并茂,朗朗上口,抑扬顿挫,极富韵律感。先生韵味十足的背书声擦亮了他创作的火花。于是,他把山东琴书的这个曲牌和先生背书的韵调掺兑糅合,按照扬调四句一板的格式创作了一个新曲牌,起名叫“书韵”。

   汝水琴声,汉江悲歌。思绪游荡在现实和历史之间,我仿佛听见从历史深处传来了汉江凄苦的乐曲。民国十二年(1923年)朱万明到汉口贩卖土布,在汉江船上遇到一位北方口音的妇女,正在“唉呀,唉呀”地边哭边诉说家乡遭受灾荒、全家人快要被饿死的遭遇,悲怆哀婉,凄楚动人, 韵味天成。朱万明当时怦然心动,连忙把妇女哭诉的韵律记下来,并结合已有的“汉江”曲牌,哼出了一种新曲牌,似“汉江”又非“汉江”,比原来的“汉江”更加悲怆更有情韵。在后来的不断哼唱和修改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牌,为区别于已有的“汉江”曲牌,朱万明把新创作的曲牌命名为“小汉江”,原来的“汉江”就叫“大汉江”。

   汝水扬波,黄河荡桨。走在春阳下的汝水河畔,黄河“慢舵”的优美旋律袅袅飘来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,朱万明和老搭档关遇龙沿黄河乘船而下,船工那极有节奏的号子触动了他。他忽然发现,船工们喊出的号子十分悦耳动听,既有滩险浪急时的紧张和高亢,又有风平浪静时的舒缓与柔婉,而且有腔有韵有节奏,特别是舒缓时的上下韵,更让人心旷神怡。朱万明和关遇龙高兴得不禁在船上哼唱起来。他们把船工号子的韵味融入曲剧的唱腔哼得有滋有味、有板有眼;哼得投入动情,把船工和同船的乘客都深深地吸引了。于是,在轻舟飞荡的黄河激流中,朱万明、关遇龙创作出了“慢舵”这个曲牌。

曲剧孕育民间、生自民间、行于民间,其古风新韵、优美活泼的曲牌旋律,形成了它质朴自然、风趣幽默、轻盈俏丽的民间性格。这时,马老正在河堤的树荫下和一位拉曲胡的老人攀谈。“曲子戏在俺家乡是百姓自己的玩意儿,一生一丑两个旦,两挂弦子一副(檀)板,七八个人就能开戏,所以叫七忙八不忙……”老人摩挲着曲胡顺口说:“麻批儿一辫当胡子,树枝儿一扭当鞭子,蓝布衫儿一穿当嫂子,羊肚子手巾勒上当婆子,和尚戴的牛钞子,逮长虫(蛇)剥皮张弦子,拽两撮马尾做弓子,凑成一杆好坠子,拔下鞅角儿当板子,人人都会唱曲子……”

   是的,河南曲剧通俗易懂,就地取材,乡土气息浓郁,百姓喜欢,人人参与。河南曲剧是一种飞翔的文化;浪漫的文化;幻想的文化;民众的文化;雅俗共赏的文化;长着“飞毛腿”的文化。它从1926年登台演出到新中国成立前夕,短短23年的光景,就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到河南的城乡,进而扩展到安徽、湖北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江西、福建等省。新中国成立后,曲剧艺术空前发展,至上世纪80年代初,曲剧分布全国9省,共有县以上专业剧团58个。河南曲剧北上北京,应邀到中南海演出,誉满京城;南下长沙、广州……备受南方观众的青睐。在全国200多个地方戏中,曲剧排行前10名,在河南20多个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,雄踞第二大剧种。戏剧界人士认为:曲剧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以如此罕见的速度,迅猛崛起于中国戏剧之林,这在中国戏剧史上的确是一个奇迹。

漫步汝水堤岸,荡舟曲剧史河,我的耳边无时不在飞翔着那熟悉的旋律——质朴自然、轻盈俏丽,那是曲剧深入骨髓的浸润。正是曲剧的草根性、民间性、包容性,才形成了曲剧调门和曲牌的丰富性。据统计,曲剧的曲牌有300多个,唱腔之丰富、曲牌之繁茂,大大超过了任何一个剧种。河南曲剧走过了90年的风雨历程,沿着坐班清唱、地摊戏、高跷曲子、高台曲子、现代曲剧的轨迹,迅速风靡全国,并且走出国门。曲行天下,实乃魅力无穷!

 作者 彭忠彦 

  通联汝州市西环路554——6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电话: 13937592932